发表时间: 2014-08-23 13:07:32
作者: admin
浏览:
科技的魅力就在于,人睡一觉就落伍了,然后还为自己屁颠屁颠的跟随美其名曰潮人范儿。
前几天有个项目“可识别物体的触摸屏技术”来参加我们微路演。这项技术类似于微软的PixelSense(没听过?求助度娘吧),但相比微软技术具有重量更小、更优的结构设计、更低的零件成本和易于组装维修等优势。这个技术具体是什么?简单来讲,就是使触摸屏能够识别出放在屏幕上的手指、手及物品,同时支持50多点的触摸。还是不懂?我们来做一个对比:
目前行业内的多点触摸技术
1.电容式,也就是手机、平板上使用的。
屏幕上流动着细微电流,触碰荧屏会使手指吸收走很小的电流,从而检测到触控动作。优点是触控效果好,纯平全玻璃。但缺点是生产工艺要求高,制作大尺寸成本高,无法用指甲或其他绝缘体触控,原理上无法识别标签或物体。
2. 红外线、表面光波式。
显示屏前安装一个外框,形成交错的红外线矩阵,触摸时挡住经过该点的横竖红外线,判断触摸位置。优点是安装简易方便,可实现大尺寸触摸,感应介质为任何可阻挡光线的物品。缺点是表面有边框,无法做平整,容易产生鬼点与漂移,成本随触点数量迅速上升。
3.可识别物体式(成像+模式识别)。
把成像技术运用在LED/OLED显示屏上,显示屏相当于一个快速扫描仪,不断扫描用户操作图像,从而分析相应动作。优点是表面纯平全玻璃,可识别物品形状,达到多点触控的成本低。
可以看出这种技术在制作大尺寸触摸屏方面具有;优势,成本更低。纯平全玻璃在防水和使用体验方面都要更好,还可以识别物体和标签。因此在娱乐、商务、教育等各个领域都有一定的想象空间。举个例子:想象一下我们在安装这个触摸屏的茶几上玩大富翁游戏,多人同时触控操作,用实物骰子直接扔,屏幕会识别并配一些动画***,那样的体验应该很酷。
应用举例
1.娱乐场所
电子技术的发展似乎总是跟娱乐业密不可分,今天说的这个项目最容易想到的应用场景,便是KTV。KTV包厢算是世界上最容易让人无聊的场地之一了,因为在唱的始终只有一两人,其他人只能吃的吃、玩的玩,天然有打发时间的需求。把KTV包厢里的茶几替换成大的多点触控屏,加上对物体的成像识别,便可以玩很多游戏类应用。比方说扑克类游戏,用手竖着一遮,屏幕自动识别动作,便可以将屏幕上的牌翻开,而别人不可见;再比方说推挡类游戏,用桌上的杯子也好,酒瓶也好,均可以参与到游戏当中作道具。交互的体验比纯电容屏要好。
2.展厅
大面积的电容屏受到工艺的限制相当昂贵,而通过成像技术作模式识别在成本上则要便宜的多。展厅等场所需要大的屏幕作展示,传统的办法,如投影、大LED屏等只能解决看的问题,不能解决摸的问题,没有互动效果。以房地产的展厅为例,***的展示效果是能够立体式地呈现,随着客户的操作以三维的方式作多方位的角度调整,这需要屏幕具有互动性。
3.产品演示
去影楼拍过婚纱的人们可能还有印象,一般***次进入影楼后,会有专职的美女跟你一对一地坐下来,用电脑向你展示该影楼的作品。这一类在固定场所用电脑作产品演示的应用也可以用今天所说的技术作替换。把电脑放桌上演示的效果本身并不好,一般情况客户不能操作,客服mm要费力地一个一个点开做讲解,而且屏幕不会太大。给客户一个大屏幕,让他们自己看,效果反而会更好。此外,即使是餐馆等场合,也是蛮适用的场景,由于使用成像技术的屏幕表面完全可以是玻璃,因此当餐桌使用也没有问题,这张餐桌会很牛B,可以点单,可以游戏,可以吃饭,也可以结帐。
以上是随便举了一些例子,其他的场景应该还有很多。
问题在哪里?
1. 对于创业者来说,这是一个基础技术,距离实际应用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应用场景较多,需要资金支持。
2. 随着工艺的进步,当大电容屏的生产成本降低的时候,优势就比较有限。毕竟从显示的效果来说,电容屏要更为细腻。
3. 基于硬件技术的软件应用开发也是一个大问题,需要吸引一大批开发者迅速开发出一批好玩的应用才能更适用于推广。
我得说的是,这不是一项新的技术,去年我们也接触过类似的项目,那家公司到目前为止也还活着,但也没有爆发。技术是否会改变我们的生活,并不等同于技术是否能够改变我们的生活。就像人类在太空探索过程中积累的无数项技术,并不是每一项都走进了我们的生活,这需要很多的配套。
末了,还是衷心祝福这个项目的创业者,他们已经做出了很多努力,并且做出了有科技含量的产品。在微路演的时候,我注意到有一些投资人已经表示出了兴趣并且开始对接,这是好的开始;B座12楼也愿意为创业者的成长提供助力。
苏州工业设计中心政策解析与实务解读
工业设计中心是经认定的具有较强工业设计创新能力、管理规范、业绩突出,能示范带动行业设计创新的企业工业设计中心或工业设计企业。认定分为***、省级、市级工业设计中
搭中意合作桥梁,为苏州工业设计园区产业赋能
6月6日,苏州工业园区携手中国意大利商会、伽利略集团旗下NABA学院(米兰新美术学院)在园区跨国企业联合创新中心共同举办中意工业设计沙龙,深度解析设计领域的国际
苏州抢抓工业设计新赛道 构建“设计+”产业新高地
工业设计是创新链的起点、价值链的源头,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一环。 苏州工业基础雄厚,制造业体系完善,工业设计需求旺盛、市场广阔。提升工业设计能力水平,是推动“四链”融合发展、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应有之义。 立足苏州产业发展实际,锚定相城区“双中心”建设目标,相城区黄桥街道积极抢抓工业设计新赛道,大力推进载体建设、集聚创新资源、推动“设计+”赋能,不断促进工业设计与制造业融合提升,全力打造国际知名、国内***的工业设计产业新高地。 夯实载体建设 厚植产业生态土壤 五月的黄桥,流水潺潺,芳华灼灼。 经春申湖西路向西而行,从中环北线驱车而下,行不多时,便是青苔国际工业设计村。设计村依偎在西塘河柔美的臂弯里,与虎丘湿地公园隔河相望,三区交界、三面环水,空气清新、风景***。 眼下,这里正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预计到今年年底,一座融合江南韵味和水乡传统,集建筑、景观和人文共融的滨水空间载体将在这里盛装亮相。 在好风景里培育新动能。 立足多元合作,黄桥街道汇聚全球智慧,融合庭院风格,全力建设以工业设计产业为核心,商、旅、文、产融合发展的国际设计产业综合体。 该项目规划占地约
苏州工业园区新增2个“最 佳实践案例”
苏州自贸片区贡献的2个案例入选 苏州工业园区新增2个“全国***”,4个“全国百强”!
600余人参加全国工业设计职业技能大赛 苏州技师学院选手摘金夺银
2022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第二届全国工业设计职业技能大赛近日在广州落幕。据市人社局消息,苏州技师学院2名选手代表江苏队参赛,分别在玩具设计师(数字化设计与制
什么是苏州工业设计?
苏州工业设计是一种以实用性、可操作性和可行性为基础的设计理念,旨在创造出有效的、可持续的、高效的产品。它是一种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设计方法,旨在改善用户的使用体验